
集度汽車向業界一直打造的“汽車機器人”這一概念終于有了可觸摸的實體。
▲ROBO-01實拍圖
今天(6月8日)集度在百度打造的元宇宙希壤舉辦了首場品牌發布會ROBODAY,正式發布其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ROBO-01。
這場發布會無論是手機還是VR設備都可以觀看,不過從使用VR觀看的感受來說,觀眾之間以及與集度汽車之間沒有任何交互,虛擬發布會現場播放視頻依然卡頓并有BUG,希壤的提升空間仍然巨大。
不過,ROBO-01這款產品本身有足夠的熱點。
在設計和技術層面,它采用的主動可變形結構設計、3D無界一體式大屏、0重力座椅、AI像素燈、雙頂級算力芯片這些算是設計亮點,汽車機器人養成模式和汽車機器人神經網絡JET(JIDU Evolving Technology)、真冗余高階自動駕駛方案、基于SOA的艙駕融合、毫秒級離線智能語音等算核心技術。
當然作為概念車,百度更多的不是炫技,而是基于現有方案適當做一些超前,根據官方的消息,基于此概念車的量產車產品保證90%的還原度,將在廣州車展亮相。
此外在希壤元宇宙中,集度首位數字人車主“希加加”駕駛ROBO-01亮相,并與汽車機器人進行交流互動,機器人與機器人的交互與互動,也讓旁觀者感受到了進入德云社的既視感。
——01——
大膽卻符合潮流的設計
既然是概念車,前衛大膽的設計是基礎,ROBO-01有不少獨特的創新。
首先是激光雷達方案,前機蓋“跳燈式”可升降激光雷達,這確實是首創,但我們似乎從路特斯ELETRE的翼子板上看到了相似的設計,主要區別是一個在翼子板兩側,一個在引擎蓋兩側。
▲路特斯ELETRE可收縮式激光雷達放在了翼子板上
▲ROBO-01的可升降式激光雷達放置在引擎蓋兩側
激光雷達應該放在哪兒,集度汽車CEO夏一平曾和李想有過技術層面的探討,智駕網也技術性地探討過這一問題(詳見《激光雷達到底應該裝在哪兒?》)。
激光雷達放在引擎蓋上這種設計確實有原創性,從集度演示的畫面來看,它避免了在車頂放置一顆主激光雷達,翼子板附近兩顆補盲雷達的堆料式配置。
既避免了對汽車外觀設計的破壞,也實現了兩顆激光雷達實現三顆雷達的效果。
此外,該激光雷達還會在碰撞發生前,由AI介入進行主動潰縮或受力后物理潰縮,以此提升安全系數。
日前,集度已獲得該項技術的國家專利。
隨著激光雷達的體積不斷變小,車頂位置突出一塊不美觀影響風阻以及中網位置探測角度不夠的不完美方案將逐漸被淘汰和取代。
不過這款車的主動式可變形結構不止于激光雷達,主動升降式尾翼ROBOWing、可折疊U型方向盤、升降式衛星音箱、自適應天鵝頸0重力座椅等這些都符合未來多種可變空間的理念。
這些設計的應用,實際上是基于ROBO-01是一款可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來布局其功能。
▲U形可伸縮式方向盤
獨特的U型方向盤設計,可最大限度地提升超清大屏的信息可視性。此外,集度領先的線控轉向技術可支持車輛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的U型方向盤折疊、隱藏和可變轉向比,都為完全的自動駕駛能力做了充足的準備。
這種簡潔的設計,也完全覆蓋了外觀和內飾的設計。
比如消除了傳統車門把手和其他繁復組件,主副駕蝶翼門、后排對開門、無痕側窗等設計在業內獨具一格。
▲對開門式設計
無物理按鍵已經成為標配,甚至全車取消門把手、換擋桿、左右撥桿等物理控鍵,完全依賴AI理解與人進行溝通。
▲智能像素燈可顯示充電狀態
▲前Ai像素大燈可顯示充電狀態,禮讓行人、與路人、對面車輛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ROBO-01具備用戶情緒識別能力,能與外界交互自身狀態與情緒,其機器人化的前臉設計集成了交互式AI像素大燈和高識別率AI語音交互系統,具備車外語音識別功能,可實現"人-車-環境"之間的自然溝通,這種設計在丁磊打造的高合的車型中也有過先例,充電可以在外顯示電量,社交可以根據情緒顯示表情等等。
而在座艙內部,應用了巨大的一塊屏幕,我們似乎在逝去的拜騰身上見到過這樣的設計。
▲拜騰當年的一體式大屏頗為震撼
但在彼時無論是軟件基礎還是硬件算力都與現在完全不同,因此也不可同日而語。
——02——
全新芯片的融合和百度的技術儲備
百度為ROBO-01的智能座艙采用了當前最高階的芯片組合。
▲座艙內部
集度首發高通第四代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8295芯片,支持無界一體化超清大屏的3D效果呈現,滿足用戶行車導航、游戲娛樂、在線辦公等場景化需求;該屏幕還支持切換“3D人機共駕地圖”模式,讓汽車機器人的感知跑在三維地圖上,創造沉浸式3D全景體驗。
另外新平臺強大的AI能力,也讓本地化的語音交互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不再單純依靠網絡進行。
同時集度自動駕駛系統搭載英偉達“雙”Orin X芯片,保障了自動駕駛技術所需要的算力支持,整車AI算力達到了538Tops。
當然有了芯片算力的支持,算法和底層的程序融合才是關鍵,為此集度自研的高階自動駕駛智能化架構JET,融合了電子電氣架構EEA和SOA操作系統,可承載高階自動駕駛核心功能和AI能力,實現全域融通。
簡單來說就是實現了實現算力共享、感知共享、服務共享,智艙域控制器可支持智駕系統失效下的系統級安全冗余,智駕域控制器可支持智艙3D人機共駕地圖的極致AI交互。
這樣的融合在自動駕駛技術中尤為重要,這臺概念車全車配備31個車外傳感器,包含2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12個攝像頭。
除了百度自研的自動駕駛和自動泊車之外,為了保證安全,集度率先提出了汽車機器人“安全三理念”——設計安全、驗證安全、感知安全,來確保汽車機器人“安全可靠”。
設計安全是指,冗余的架構和算法設計,如具備兩套或以上的高階自動駕駛能力系統,和支持更高階方案的算力和算法等;
驗證安全是指,高階自動駕駛產品交付用戶前,需完整驗證其在量產場景中的安全穩定性;
感知安全是指,用戶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的交互,能夠時刻知曉汽車機器人的安全狀態。
簡單概括就是感知、決策、執行都有雙重的保障在,可以說是高階自動駕駛“真冗余”方案。
嚴格來講,集度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首先還是一款車。
一款在現行法規和政策下可以正常銷售的汽車。
盡管采用了不少超前性的設計,但是并沒有脫離實際走得太遠,這也為以后量產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大屏,車外交互,可伸縮方向盤,無按鍵設計,以及更先進的芯片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但百度的靈魂在于底層的融合,AI和自動駕駛軟實力的積累。
或許拜騰的理念并沒有錯,只是當時的時代和背景注定它沒有辦法交出合格的產品,而高合稱為繼任者尚不夠完美。
百度造車以及其力推的汽車機器人概念,在ROBO-01身上,最直觀的感受缺少一點震撼。
但汽車的未來形態,事實上業內已是共識。
百度將多年累積的自動駕駛技術和AI技術毫無保留的發力在車端,現在有一個真實的樣本。
對于百度這樣的互聯網巨頭,曾是谷歌與Waymo的追隨者,最終先于谷歌和蘋果深度進入造車事業。
從軟件到智能硬件,百度跨過了藩籬。
不過外界對于集度的懷疑,是它如何打造一款成熟的汽車。
而集度公布的造車朋友圈,其實都是汽車行業的老朋友。
吉利的浩瀚平臺與制造工藝,足以保證其產品品質。
而集度和夏一平能否將當今世界最好的供應商整合在一起并不是最大的難題。
接下來,他需要考慮一個品牌的打造。
從這個角度看,汽車機器人在產品形態方面,今天它必須先滿足車的一切,然后方可向消費者推介機器人的概念。
所以我們說它,離車更近,離機器人略遠,對于它被消費者接受反而是一件好事。

x
-
毫末智行公布用戶輔助駕駛行駛里程突破1000萬公里大關 2022-06-14 12:17
-
唐DM-p預售價29.28萬元起,這個王者混動系統有了四驅還可以越野 2022-06-13 13:07
-
中國汽車產業的至暗時刻徹底過去了嗎? 2022-06-13 12:45
-
中國汽車產業的至暗時刻徹底過去了嗎? 2022-06-13 12:45
-
安吉星手機應用10.0落地,新界面帶來更多功能體驗 2022-06-12 20:28
-
1小時訂單破萬,全新第三代榮威RX5盲訂通道持續開放中 2022-06-13 10:36